“人生本是戏”,艺术和生活的界限模糊了一个上海名门之后的海外闯荡,一个超逾时代的女性偶像,她就是周采芹Tsai Chin!从成为首位轰动西方的华裔邦女郎,到蜚声好莱坞的华裔演员,她历经繁华,也尝尽苦涩。周采芹刻入骨髓里的坚毅与傲气,使得耄耋之年的她,仍在表演艺术上坦荡无畏地续写传奇……《上海的女儿》下载观后评论:不知道怎么开始,那就先来说说影片的名称吧,“上海的女儿”实际只是周采芹的故居在上海,然而她的人生旅程大多是在国外[展开全部]
“人生本是戏”,艺术和生活的界限模糊了一个上海名门之后的海外闯荡,一个超逾时代的女性偶像,她就是周采芹Tsai Chin!从成为首位轰动西方的华裔邦女郎,到蜚声好莱坞的华裔演员,她历经繁华,也尝尽苦涩。周采芹刻入骨髓里的坚毅与傲气,使得耄耋之年的她,仍在表演艺术上坦荡无畏地续写传奇……《上海的女儿》下载观后评论:不知道怎么开始,那就先来说说影片的名称吧,“上海的女儿”实际只是周采芹的故居在上海,然而她的人生旅程大多是在国外,不明白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观看之前我并不知道这个纪录片主人周采芹,一开始一位年老的女人开始讲述她的人生经历,才一点点的了解她的故事,她是京剧大师周信芳的女儿,她说出生在戏园里,因此这一生就注定离不开舞台;她操着一口不太流利的中文,而且说话的方式节奏都令人感到很别扭,不过能听得出中文是她的第二语言,随着慢慢的了解,她的一些舞台经历,她演过话剧,这是一种非常舞台化的说话方式,在了解之后便能够接受了。周采芹年轻时候的容颜真的是惊艳,她冷淡的眼神又带着诱惑。第一个给我触动的是她的朋友对她的描述,对于舞台,周采芹是勇敢的,她仿佛生下来就注定是舞台上的人。然而一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这部纪录片讲的是周采芹的传奇一生。周采芹,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与上海滩大名鼎鼎的裘天宝银楼的三小姐裘丽琳的第三个女儿。采芹 出自《诗·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 ,意思是入学。周采芹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她很自我,从不是一个会委屈自己的人。为她自己而活。她会讲英语,普通话,上海话。她说,不要畏畏缩缩,要拿出自己的尊严和气质来。她的一生有许多个转折点,她是一名红遍伦敦大街和杂志媒体的歌手,一名优秀的演员,去美国当打字员,还给学生上过表演课。拥有起起伏伏的一生,但她貌似从不畏惧,而是一直勇敢,自信,即使是在最难的时候。她总是很自信,当谈到她的父亲母亲时,她的眼里才湿润。她的母亲对她的影响很大,她甚至想成为母亲那样的人。周采芹,一个活出自己的传奇女性。女生节,想说一位女子。那时的伦敦West End,好似今日的时代广场。露西刘是我渐渐喜欢上的第一位好莱坞华裔,周采芹则是第一位伦敦话剧舞台上的“苏丝黄”,第一位艾美奖终身成就奖华裔演员,英国皇家戏剧学院第一位中国院士。如今她已耄耋,推荐一位爱她的导演拍摄的关于她的纪录片《上海的女儿》,关于“上海”,只有在这种时候你才能拍好一块土地——“等到你爱这个地方与恨这个地方一样的强烈。”经历了跌宕起伏再精彩不过的人生之后,她说,“真正的自由只存在于内心,不管你摆脱了什么,如果内心还有束缚,就不会感到自由。”以及,“我自己变成了一只豹子。因为我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性格斑点。”片名虽叫《上海的女儿》,但并未完全突出上海和她之间的联系,反而刻画较多的是她对父母的看法,父母在她生命中留下的影响。她可能是上海的女儿,她更像是好莱坞亚裔女演员之母。在她身上并存了女儿的天真与母亲的坚韧。几处触动的表达:1.父亲和中国融在了一起,国家变得更浪漫了。2.金表代表母亲,仿佛在看着她,对她说:采芹,我不会白白养大你吧。树干会受伤,但大树不可以倒。看完全片,很难得的是她从没否定自己过去的任何一段经历。她可以放下去每段经历中反思、成长,成为自己。PS:好想看她母亲一生的经历。她如何在追求爱的同时又将自己的孩子安排得如此妥帖?该纪录片讲述的是周采芹传奇的一生,刻画的她其实是当代女性逐渐崛起做回自己的一个缩影,一生大起大落,她可能不是一个好妻子,也不是一个好母亲,但是她是一个好演员,戏内戏外她都将自己人生的精彩发挥到淋漓尽致,与传统价值观相悖,她的人生是另一种很多人期盼不来的成功。社会总是给女生很多要求,她得贤良淑德,她得照顾家人,可是这样的评价方式都在乎的是她为他人的付出,而不是自我人格的刻画,可是对于人是否成功,从来都只看她是否找寻到自我,不是吗?不忘来处,不谋归途,为自己而活!曾经被《喜福会》里周采芹老师扮演的倔强角色吸引,现在,这部纪录片充分地展现了这个演员本身,一个倔强、强大、自由、充分个性、对表现自我不懈追求的女性~最让人佩服的,就是能在几次人生低谷的时候,继续追求热爱的东西,而再次实现事业的春天。这个一个女性的背后,是周信芳、是上海、是中国,是那个复杂的年代~透过一个个人的视角去回顾那段历史,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除了内容本身,这部纪录片在制作、画面、配乐、形式、节奏把握方面,也非常之享受“我是一个生在戏箱里的孩子。”“遗憾的就是我现在和父亲有共同语言了,可以交流了,但是人不在了。”“虽然我不想这样说,但我觉得是我父亲的去世让我成为了更好的演员。”“睡着了是只猫,睁开眼那就是只狮子。不是她是谁啊?”从藤子海敏到周采芹,我确信了一件事:孤独是一切艺术创作的源泉。☹️这么传奇的人物能拍得这么平淡,也是很厉害呵呵。☹️海报终于换掉了,之前白色的那张真真是辣眼睛。明明周采芹现在也还是那么好看啊!!又在外看电影到零点,《上海的女儿》记录了Tsai chin(周采芹)只身在西方演艺界闯荡的数十年,然而片中描述上海的篇幅是最少的,全篇老太太也就讲了一句上海话,“侬覅忙记特侬是中国宁” 话不多倒也足够。片子本身只是在陈述故事,没太多情感起伏,老太太的采访倒是把我逗乐了,可爱、狡黠、倔强、自信,然而在她近乎完全西化的身上却还发现了中国的影子,她最终还是周信芳先生的女儿,最终小女孩还是走向了她的父亲。如果看海报估计根本不会看(吐槽一下海报设计!)片子里有一些过去的历史镜头,虽然说是有关周caici的回忆,但其实也有一些事情是身处我们这个时代不甚了解的。就像其中说的,等你有了共同话题,人没了。或者,以为可以忘记的,但这些看不见的,抹不去的回忆。无不体现着那个年代影响着那一代人。周自己拿着剪报自嘲,at least i got cuttings 最起码我还有剪报,这就是人生啊。。。被惊艳到了。整个观影过程,心中啧啧着无数个惊叹号。一是周采芹够曲折够丰富的人生起落。二是影片呈现的方式。当然了,孤陋寡闻的我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竟然就是李少红10版《红楼梦》中出演贾母的那位啊,厉害。果然是艺术世家出身,自带光环那种。混血眼神散发着魅惑和侵略气息,无法忽略的强大气场,亮相即能俘获全场。据说有同名自传《上海的女儿》,对此满怀好奇。给好评,满分。还行吧…我对周采芹确实很感兴趣,很喜欢她。但是片子感觉有点平淡,而且要是能更多地加入一些除了歌颂女主之外的观点感觉会更有趣。最近接触的有钱人过多,对于“我都是靠自己的努力”这种说辞有些反感,我相信这是他们真实的感受,但是启动资金和试错成本在那放着了…而且周的英语怎么突然间磕磕绊绊起来?不应该啊她的访谈节目录像和电影中的台词都很行云流水啊…听着有点难受。印像最深的是裘丽琳,一个完美平衡了理智与情感的女人。她和周信芳私奔,但却要把钱留给孩子们。把孩子们送出国门,但却依然与丈夫及大儿留在国内。她看着英国的海滩和女儿说还是中国的好,还让女儿不要和别人讨论国内的形势。或许要求女儿保持沉默多少有审时度势的成分,但说“还是中国的好”也绝非违心的虚言媚语,而是一个中国人发自肺腑的感叹。感觉看了一本人物传记,有些音乐用得挺有意思,周采芹真的是一个很值得认真听她说话的老太太,看片的时候想到很多过往听到的话或者道理。所以呀人生有痛苦太正常了,关键是能不能把痛苦变成有价值的痛苦,永远不要停下来怀疑,那最浪费时间了,宁愿像个碰碰车到处横冲直撞的。自大永远比自卑强。(片子就制作层面来说没那么好,但依然值得一看)[收起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