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骷髅,浪漫,天马行空,这是人们想到英国著名时装设计师亚历山大·麦昆时,脑海中瞬时浮现的词汇。这位曾享誉全球,同时也争议缠身的时尚坏小子,于 2010 年在母亲葬礼前夜自缢身亡,年仅 40 岁,留给世人无尽猜想和怀缅。在他身故 8 年后,备受瞩目的个人纪录片今春亮相纽约翠贝卡电影节,以特殊的录像带形式,划分开 Lee(麦昆原名,亲友对他的爱称)短暂一生的不同节点,让人窥见一代奇才丰富曲折的内心。从伦敦东区普通的工人家庭到巴黎、伦敦等地的顶级秀场,反叛惊艳的才华令他一时风头无量,成[展开全部]
黑暗,骷髅,浪漫,天马行空,这是人们想到英国著名时装设计师亚历山大·麦昆时,脑海中瞬时浮现的词汇。这位曾享誉全球,同时也争议缠身的时尚坏小子,于 2010 年在母亲葬礼前夜自缢身亡,年仅 40 岁,留给世人无尽猜想和怀缅。在他身故 8 年后,备受瞩目的个人纪录片今春亮相纽约翠贝卡电影节,以特殊的录像带形式,划分开 Lee(麦昆原名,亲友对他的爱称)短暂一生的不同节点,让人窥见一代奇才丰富曲折的内心。从伦敦东区普通的工人家庭到巴黎、伦敦等地的顶级秀场,反叛惊艳的才华令他一时风头无量,成为重塑流行文化观念的时代旗手。而在光环和盛名之下,抑郁症的长期压迫与亲故相继离世,也让他在世界最热闹拥挤的中心,体味着过山车俯冲般高速坠落的孤独。《麦昆》下载观后评论:欧盟电影展*百美汇。麦昆年轻时某些角度像变胖的罗纳尔多,抽脂后又像伊桑霍克,但他其实更像那种莫扎特式的天才,早慧、敏感、甚至包括低俗的幽默感,他说时尚是幻觉,是泡泡要挤破,但又说自己的工作就是生活,“回到家还是亚历山大麦昆”,他的作品,从高地rape到Voss到机械臂喷彩,都可以看出强大的艺术家人格,但push自己是一条无以为继的单行道,激情没有归途,只有终结。所以我几乎感到一种资本主义的暴力,那种嗜血的商业游戏,用荣华剥削才华,用消费榨干激情,说他see the beauty in ugly,我想也有see the death in beauty。电影拍得不像Amy那么彻底,但骷髅/面具/蝴蝶的意象鲜明强烈,这是属于“原作”的魅力。我又想到那句“人是一场无用的激情”。打个10分,音乐虽然不是很喜欢,但是也从多个方面反映了麦昆是个什么样的人。 麦昆从来没有塑造过完整的人格,因为童年被家暴被凌辱,无法反抗的无力感深植内心,母亲和朋友是一种精神支柱,是抵抗这个世界的盟友,所以他的个性他的反叛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方式,他看起来非常自我,实际上也是一种过激的保护自我的方式,但这些也无疑成就了他,尽管他的作品被世人所赞叹,但他还是感觉到孤独,他最后选择自杀的方式是上吊,这种方式恰好反应了他内心还是渴求关爱和保护,但是世界没有回馈给他。其实我是个粗人,我对艺术也没有评价话语权,但是我对很多设计师有种至高无上的尊敬,虽然他们有些吸毒,同性恋等这些对我来说曾经很难接受的事实,但似乎这些放到他们身上,我都能理解,为什么?因为我喜欢他们非常真实的一面,喜欢他们不顾一切外人的言语和外在环境,对自己所认可和所爱好的行业宁死去追求的态度,这种从无到有的创作就是无价之宝,是对人类的一种贡献,值得我去尊重和致敬,看完只有一个感受,感谢鬼才设计师带给我们的那么多震撼的时尚show,还有我老妈最爱的麦昆小白鞋,我一定要实现她这个小理想他的时代所呈现的是show与观者的联系,每位观者的情绪,感受都影响着show的呈现。情绪借由服装与结构形态传递,在舞美与观者所构成的培养皿里萌芽绽放!他一直是我从业的偶像,尽管他在生前或是逝世后时尚界对他一直褒贬不一,更多是天真与自负,但这可能就是作为一位"衣做人"真正的修养吧,维护那一片叫做"时尚"的净土。他总是不断尝试将新的技术与服装共鸣,用"柏拉图"的方式吐槽当时"时尚"垃圾。再看看现在的时尚,都在用"垃圾"与服装"杂交"!——2018.11.15凌晨以前对于麦昆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犰狳鞋吧,KateMoss什么的。一直把他和西太后、海盗爷归在一类里但是才发现他的表达欲和他们并不相同,某种程度上倒是感觉他和王大仁可以一谈,他的纪梵希别人会觉得成功地接班了海盗爷又进一步牢固了品牌印象,但是片子里形容这时候的麦昆却是rigid,soft只存在于自己的牌子里。另外想起Karl在《时尚大帝》里面草草勾几笔线条就可以心安理得地交给别人,“TheBoy”这样的性格也就很好理解他选择的结局了吧。非常理解麦昆在导师和母亲去世后选择了断自己,那种这个世界上再也没人理解我安慰我,再也没有事可以让我开心的恐惧与孤独感胜过对死亡的恐惧……天才,要么是被世人唾弃而浑噩一生,要么是被世人追捧后选择自杀,实在惋惜。他那种暴力狰狞的表现力,他想赋予女人力量,女人不应该只是无辜天真的,女人也应该有“你是垃圾,我也不是善人”的魄力,女人的美也是多种多样的!很难得他小时候受过虐待并见过太多不美好,却依然温柔的对待每一个人……天才异于常人之处在于,他们知道如何创造非凡的事物。但也许也是这种对艺术敏锐的嗅觉,让他们陷于空寂和孤独。每年十几场秀,对观众来说是一次次无与伦比的视听盛宴,却又多少人真正了解McQueen整个团队所承受的压力和焦虑?McQueen的离去对整个时尚界来说是沉痛的损失,但也许对他个人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归宿。如果服装都是千篇一律,这个世界多乏味无聊,感谢McQueen给这个世界带来的所有美丽、震撼人心的创造。「Theyhaveclawsandknivesandthey''rethrowingeverythingintoyourback,whichisfinecosI''magoodfighter!」「Ithinkthereisbeautyineverything.What‘normal’peoplewouldperceiveasugly,Icanusuallyseesomethingofbeautyinit.」10年前你去世的消息轰动全球,中间也只知麦昆的燕子,骷髅,还有小白鞋。10年后才了解你的故事,你的一生。你在制衣的时候真的好专注,你的设计理念审美都让我惊叹…… 暗黑的,夸张的,颠覆的,前卫的……从胖乎乎到消瘦到不行,即使名声鹊起但却内心孤独,找不到快乐,似乎也理解了你不想留存于世的想法。你的每一场秀像是艺术展,诉说着故事,冲击着视觉,然而想到你已不再那种惜才和心痛,结果是看个纪录片都要流眼泪……时隔多年,从学电影之后,再很难通过他人找到自我了。这种震撼,除了领域和作品的相投,对作品的表达是关乎心脏狂跳的激烈情绪,但最重要的是来自创作者人格深处的自我孤独。他们与作品之间的紧张联系,让我看到了自己。在做视觉的这些年里,一直在寻找视觉冲击和表达方式的创新,但内心的撼动,一直是缺席的。也许是自己太着急了,看了很多作品,而没有了解作品背后的创作者。以后要多了解创作者本身,看他们的传记啊。短时间内看了酷玩和麦昆的两部纪录片,前者还在巅峰,后者将会永存。印象很深的是片中那句,他就是天才,天才是不需要去挖掘的。我之前看不懂时尚秀的衣服,觉得那是一堆华丽的垃圾,但我以后不会那么想了,他们永远要走在最前面,在大众间流行的所有元素都与他们那看不懂的秀息息相关。lee的一生很短暂,但衡量生命的价值绝不在时间的长短,他已经比大部分人活得有价值多了,这才是倾其一切才华用力地活着啊。做McQueen的模特你需要的不是台步而是演技hhhh很难欣赏让他斩获英国年度设计奖的前两个collection,对“强奸”主题和频繁的裸露也接受无能。但去了纪梵希之后,他似乎找到了“野性”与“优雅”、“情绪宣泄”和“美感呈现”之间的结合点,后期的作品的确有fine art的大师风范,感情宣泄淋漓尽致的同时有很高级的美感。不再是把裹着保鲜膜的模特推上秀场的所谓“痞子”设计师。这种天才的故事,真是太容易让人感动了。像大多数天才一样,麦昆以超凡的天赋透支的着自己的生命,创作出一系列足以震撼所有人的杰作,并迅速离开我们。从纪录片的角度,以麦昆生命中的几个重要结点与秀来串起他的一生,思路很清晰,也很好看。100多分钟看得人内心波澜起伏,看完甚至一冲动打开浏览器想买个打折围巾什么的做纪念。不过,最终还是关掉了。电影是电影,生活是生活,买不起,真是买不起。[收起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