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自古就有,在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其地位甚至曾被提到远高于异性恋的空前位置;而自有电影以来,银幕上就有同性恋者出现,不过,他们的地位可一直不高,只能以藏藏掖掖躲躲闪闪的形式暗渡陈仓。 奥斯卡金像奖得主Rob Epstein与Jeffrey Friedman(本片导演)有心拨乱反正,以研究同性恋电影的经典著作《“胶卷”衣柜(Celluloid Closet)》一书[展开全部]
同性恋自古就有,在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其地位甚至曾被提到远高于异性恋的空前位置;而自有电影以来,银幕上就有同性恋者出现,不过,他们的地位可一直不高,只能以藏藏掖掖躲躲闪闪的形式暗渡陈仓。 奥斯卡金像奖得主Rob Epstein与Jeffrey Friedman(本片导演)有心拨乱反正,以研究同性恋电影的经典著作《“胶卷”衣柜(Celluloid Closet)》一书作蓝本,从一百多部好莱坞名作中同性恋者走过时留下的蛛丝马迹着手,并请来曾饰演过同性恋角色的演员汤姆•汉克斯、苏珊•萨兰登等讲述所见所闻,研读了“电影中的同性恋”,不仅以同性恋的角度重新审视了好莱坞电影发展史,也剖析了美国主流文化对待同性恋的血泪史。第4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泰迪熊奖 最佳纪录片罗伯·爱泼斯坦 / 杰弗里·弗里德曼《赛璐路壁橱》下载观后评论:1.29GWS reflection: It consists the cultural dictatorship by exclusive distortion to the others, non-cisgender & heterosexual people. The restrained manners and metaphors meet the audience’s appetite for the peculiar existence, but still, mean the dark struggling process of LGBTQ who can only seek authentic expression amidst artificial tragedy.看到最後,會産生一種世界越來越好的錯覺,其實這不過是好萊塢百年來製造出的迷思使然。從愛迪生實驗影片中最早出現的跳舞男子,最後落腳到審查製度寬鬆後,同性戀群體終於能夠藉助這一媒介自由髮聲,才不管是否順應主流的表達方式,這就是我們真實的生活,其中流淌着的是與另一個人攜手共餘生的純粹之情。圍繞着海斯法典,導演們想儘辦法與其鬥智鬥勇,巧妙地在字裡行間置入能讓人會心一笑的情節,它是獨屬於我們的私人秘密。電影製造出的逼仄空間與現實遙相呼應,他們只能用一種扭曲的方式隱晦表達自己,譬如暴力,而在現實中保守觀唸造成了性少數群體極難融入主流,他們被視爲下流胚子。對女同和男同性愛場麵的區別看待依然歸因於厭女的男權思維,男性害怕失去「男子氣概」,可這樣的「規訓」對所有群體來説都是枷鎖。我們不過是在愛着,愛誰無所謂。电影中的同性恋发展史 我们总说影视是生活的一面镜子 生活中我们的观念和态度很大程度上也是被影视影响着 经历过严酷的审核制度 从导演演员的精心暗示 到逐渐出现反常同性恋角色 提供了大量刻板印象的同时也加剧了同性恋妖魔化污名化的现象 但欣慰的是或许也有很多人通过影视意识到自己不是特例吧 逐渐女性同性行为被视为性感的友善的 男性同性行为被视为病态的危险的 这还不是男权社会的产物吗 那一段被剪掉的古罗马电影说我喜欢蜗牛也喜欢生蚝 这只是口味问题不是吗 爱就是爱(前几天和同担聊天才意识到自己的狭隘 感觉44这样可爱的男孩子多半是弯的 8这种就铁直 是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刻板印象呢 其实完全是受了影视剧的影响 中国又有多少导演编剧不是在靠着自己对同性群体的想象写剧本拍电影呢(如果有可能涉及到同性情节的话好莱坞酷儿电影史,从被简单固定在喜剧丑角与背后反派位置;到同性恋影人参与到制作,在海斯法典禁忌下巧妙隐藏,生产暧昧模糊的内容,并形成与观众的暗语对话,这一时期也成为感情埋伏最深,但情感拉扯力最强的一段时间;再到60年代随着民权运动兴起,一个受害者位置的角色塑造,同时右派电影内对同性恋的歧视也更甚;最后环境开放后彻底自然的自陈性向与展现生活;最终迎来90年代银幕作品的全面产出。结尾再度回到《迪克森的实验性有声电影》,虽然拍摄时是因工作室无女性人员才选择男性员工起舞,并未有同性主题的制作倾向,可的确成为一个符号象征,有声片初次实验、早期影史内同性就已存在,现在彻底的走出了壁橱。影史梳理下各个影人的揭秘分享有趣,幕后提供了新的解读方向与票房原由。在又过了近三十年的当下,需要再一部来记录其发展。原来是“英语电影中的同性恋”啊。不过很有意思,并且被狠狠科普了各时段美国的社会风气与价值取向。早期电影中的同性恋基本是作为笑料出现,而法典时代的同性恋不论性别基本上全都隐身,但在某些文学翻拍电影里还更给观众留下了遐想空间意味更深了……旧坞没有gay片咱们还有基情满满的伙伴电影,但是没有les片就啥也没有了= =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从一开始男性观众基本上都对女同性恋更为接受,甚至Code时期同性恋去罪前某些noir里的femme fatale都有些同性倾向?黄金时代的好莱坞真是个神奇的地方,同时被最保守的清教徒与最会玩儿暗示的反叛者们霸占着……59年版《宾虚》那段采访真的笑喷,威廉惠勒太有心机!很不错的纪录片,标记了许多提到的感兴趣的电影。单单从历史的脉络梳理,就可以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比如汤姆·克鲁斯饰演的同性恋就没有那么惹观众反感?为什么海斯法典之后同性恋去罪化前的同性题材电影往往是悲剧,为什么女同的亲密行为往往比男同的亲密行为更让男人们接受?库布里克《斯巴达克斯》里被删减的同性桥段,和《大开眼戒》里那个gay里gay气的前台——同性恋元素在Kubrik电影里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以及,田纳西·威廉斯果然不只《欲望号街车》一部作品有关同性恋,同性恋作者在创作中如何找寻自我,他们又获得了哪些成果?100分钟的同性电影史,爽死我了。由于同性恋长期的边缘性和禁忌感,它在电影中的表达也更含蓄、暧昧,且往往与犯罪死亡堕落等阴暗元素相结合,反而极大提升了电影的可看性。回想起来我对电影的爱几乎是从看同影开始的,《歌厅》、《哭泣的游戏》······别的好电影也就是看完觉得好,好的同影是可以一遍遍看,每一遍都像第一次看一样动情。(可惜只讲了好莱坞同影,横向比较起来欧洲可比美国生猛多了,以及既然都提了《受害者》竟然不提《仆人》,60年代好莱坞还在和海斯法典较劲的时候看看英国人都拍出了什么)1.早期电影的同性元素多以男扮女装的喜剧效果出现,且观众不需要原因便轻易发笑,成为了喜剧的一个常用元素。2.由于天主教等反对,海斯法典的出现使得电影用更隐蔽的方式讲述同性情节,别有风味。3.同性恋的主人公多数是不好的结局,无疑加深了同性恋者的自我怀疑。4.同性恋者多数以负面的形象出现,如凶手,骗子,有丑化这一群体的刻板印象。5.女同情节比男同更容易被观众接受,仍是一种男权思想的体现。6.群众总是走的更前,往往是群众的革命推动了电影的表达,而制片商和电影工作者大多数是保守和滞后的。没想到原来好莱坞那么早就有涉及同性题材,看到那些明显处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画质然后出现了同性相关的画面就觉得西方人确实在这方面比我们超强太多。为了争取这些题材,为了争取性少数的权力,仅从电影一角窥见,我还是想骂以父权制以异性恋以白男人作为主导的社会。他们恶心两个男人的亲热场面却不在乎两个女人,因为他们总自以为是的认为女人只要遇见好的男人便会回心转意。但是男同却不同,男同于他们眼中就是该下地狱的。在改片的最后似乎也给了一个光明的出路,好像一切都会变得更好,可是真的会更好吗。一部好的电影(史)论文,根据原著The Celluloid Closet: Homosexuality in the Movies改编。主要还是围绕着好莱坞酷儿的呈现,在一些重大突破的时刻点出了除此之外的电影(如1961年的英国电影Victim),但好莱坞所能涉及的酷儿形象影响了一大波从业者与观众——酷儿的归宿便是悲剧,观众也往往能从这样的悲剧中动情。酷儿一步步从边缘的悲剧人物演变为悲剧主角在成为主流叙事用了一百年时间,接下来也足够给观众带去关于酷儿身份认同的影像了。一部未必详细但是很生动有趣的好莱坞同性恋电影史,一步步梳理同性恋形象在电影中的被隐藏、戏谑、打压、污名化,直至被承认,其中穿插很多幽默又犀利、真诚且坚定,甚至多元的评论,既有反思制片业的保守,也有解构对男女同性恋的主流看法,当然还有更多听上去有点感人的“love is love”宣言。古典好莱坞的有趣之处在于,无聊者见无聊,有心者见微便会心,编剧很喜欢在字里行间嬉笑怒骂,倒也很有意思。ps:还是头一次知道劳伦白考尔居然有别样的魅力,以及被苏珊萨兰登惊艳到了!根据Vito Russo同名研究著作改编。同性恋形象在好莱坞电影叙事中的变化:从最初的自然展现到刻板印象化、丑角化,再到海斯法典实行后审查下的“夹带私货”,同性恋形象从必须死的悲惨形象演变成危险恐怖的杀手形象,始终没能跳脱出奇情的展现方式。但影片末尾的九十年代,我们还是能够看到“真实的同性恋”形象越来越多。哪怕像《费城故事》还需要让人畜无害的汤汉斯老师来演男主,但可见藩篱正在不断被打破,这也反映着观众心态、价值观的变化。影片开宗明义一句话:“好莱坞是最大的迷思制造者。”迷思,即myth,即神话。当年在海斯法典严酷的剪刀下好莱坞那帮人都能在银幕上偷梁换柱,旁敲gay(同志)侧击gay(快乐),那么,等到后海斯法典时代好莱坞这帮人在银幕上左手骄傲右手快乐只能说是水到渠成而已。但迷思就是迷思,神话就是神话,片尾的乐观不要太匆忙,银幕之下、好莱坞之外,现实世界的gay总要打个折扣。[收起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