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几十位作家来到山西汾阳的一个小村庄,他们在这里谈论乡村与城市,文学与现实。影片以此为序曲,交响乐般地以18个章节讲述出1949年以来的中国往事。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的三位作家贾平凹、余华和梁鸿成为影片最重要的叙述者,他们与已故作家马烽的女儿一起,重新注视了社会变迁中的个人与家庭,让影片成为一部跨度长达70年的中国心灵史。第4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从山西出发单元最受欢迎影片(提名)第7届豆瓣电影年度榜单最值得期待的华语电影(提名)《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下载观后评论:2021.10[展开全部]
2019年5月,几十位作家来到山西汾阳的一个小村庄,他们在这里谈论乡村与城市,文学与现实。影片以此为序曲,交响乐般地以18个章节讲述出1949年以来的中国往事。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的三位作家贾平凹、余华和梁鸿成为影片最重要的叙述者,他们与已故作家马烽的女儿一起,重新注视了社会变迁中的个人与家庭,让影片成为一部跨度长达70年的中国心灵史。第4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从山西出发单元最受欢迎影片(提名)第7届豆瓣电影年度榜单最值得期待的华语电影(提名)《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下载观后评论:2021.10.16 所谓「交响乐般地以18个章节讲述出1949年以来的中国往事」的描述着实浮夸。18个看似相关其实彼此陌生的片段以矫情做作的方式串联,勉强称其「往事」,但谈不上代表「中国」。比较触动的是王亦梁说喜欢物理,但梁鸿在教他用河南话复述时,却擅自多加了一句「长大想当物理学家」。如果不是剪辑的缘故,那这一幕的呈现实在让人唏嘘——在母亲如此高知的家庭,孩子依旧逃不出自以为是的家长给他套上的体面枷锁。「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全片最吸引我的竟只剩这诗意的主旨,本应鲜活的他,却如一只断钳的死蟹,肉质破碎口感糜烂,徒有昂贵的价格罢了。贾樟柯一定是我在中国创作思路最认同的导演。这个片其实缺点蛮大的——内容琐碎,核心模糊。影片内容基本上取决于受访者本身语言表达能力,会说的,余华的段落就很有意思,其他表达的就不算好。大量抓拍的画面和访谈算不上很搭,而且画面造型实在太差,余力为的手艺就像电视台老师傅。但是我们能捉到作者本身的原始出发点,而且发现这个点极深刻且真诚——作者作为个体,如何在家乡出发看见世界,作为当代人,又会如何成为时间长河的一部分,时间在过去的人身上如何流逝,又在年轻人身上有什么影响….如此种种不喜欢刻意的运镜、特写和升格,太多了,多到觉得冒犯,多到失去意义本身,穿插的朗诵也很突兀,突然断掉的节奏反而让人快速地从叙述中抽离出来,为19年的片段蒙上90年代的胶片滤镜刻意地不真实。相较之下,更喜欢余华的段落,是轻松的自然的夹杂一丝狡黠如他本人一样,也喜欢梁鸿的段落,是真诚的承载了上一代人重量的。感觉零零后一代似乎已经没有乡愁的概念了,也不太能理解横亘在父母心中的阴影究竟是什么?1、以前看过一个纪录片《文学的故乡》,跟那个片子比,科长的片子似乎离乡土更近一点。2、没有去电影院看,不知道电影院有没有字幕,第一段山西人浓重的口音真听不大懂,所以下了个英文字幕,后面还好。这点正如山西那一段的一个受访者说的,才回到山西话都听不懂,不知道科长是不是故意想让观众也感受一下。3、余华的作品正如许子东总结的“很苦很善良”,不知道是不是跟他被编辑要求改一个光明的结尾有关系。中规中矩的访谈纪实,前面有的地方感觉传达节奏并不够好不过还在拍村庄,还在拍文学,(村庄的优先性要先于文学,但我也不知道未来中国文学会是怎样,对此有些担忧)就值得一定的支持ps.海报不错余华真的很有意思最感性的地方是梁秀梅读父亲的信我也酸了鼻头,湿了眼眶最后的感触是,原来我们觉得很文艺复兴很文学的一句话,其实都是很现实很普通的写照就像余华说的,我想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永远不会迟到的“迟到”,但是有惊无险,跟他总有惊喜。可能是读过,所以有映照,喜欢余华身上那种机智和少年感,梁鸿那种真实感,跟前者截然不同,所以,包罗万象的境遇和人生,每个人都有出路,因为作家,都是从自己出发,最终抵达自己。但是有一点,似乎大家都是受了某种神秘力量的指引,就要回到故乡?看起来毫无根据可循,就像灵感,就是灵机一感。和啵啵去看的,没想到到现在还能有排片。啵啵是大学同学,山西老乡。我们吃了成都串串,选择了这部电影。出了地铁口,在胡同里走着赶去饭店的时候,突然想到,这样的行程规划,或许这是我在陌生的北京,想要找到一份身份认同。首先电影题目取的实在太好了。贾樟柯用里程碑的方式,记录下多年来中国的乡村、县城和文学。举起的锄头是劳动的标志,诗性的生活和苦难的生活,死亡是凉爽的夜晚。记忆也许不会一成不变,但曾经走过的脚印在里程碑上发着光。五星为纪录乡村文学而赞。贾平凹像个老乡绅,结合贾平凹女儿贾浅浅的事实证明,即使文学领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个人素养也可能相当的粗鄙…反观余华更像个顽童,言谈总是让人听的津津有味,又发人深省,两位差距太大了。分数全都给余华老师。那一段太治愈啦。一个作品那么沉重的老师,现实却又这样活泼。看到文化馆的人上班在外面闲逛很羡慕,所以想去文化馆开始写小说也太真实了。电影中最令人感动的还是梁鸿对于父亲白衬衫的那一番描述。但最令人羡慕的,还是余华能够跳出自己当时那狭小而又平庸的牙医生活,成为一名自由自在的写作者。喜欢余华最后那段“小时候看着这边的大海是黄颜色的,但是课本说大海是蓝色的。我们小时候经常在这游泳,有一天我就想一直游,我想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余华真不愧是讲故事的高手!口述经历的时候娓娓道来,听到其中的种种细节,书迷我不禁露出了姨妈笑。十八个章节结构散乱,整个电影像一篇散文。[收起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