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导演:德尔伯特 曼 (Delbert Mann)语言:英语 / 德语 地区: 美国 编剧:Erich Maria Remarque / 保罗 莫纳什 (Paul Monash)类型:战争上映时间:1979-11-14别名:Im Westen nicht Neues用户标签:战争,美国,军事,人性,美国电影,1979,名著改编,文学改编片长:imdb编号:tt0078753本片改编自德国作家雷马克的同名小说,围绕一名在一战中的普通德国士兵保罗·鲍曼(理查德·托马斯 Richard Thomas饰),作[展开全部]
主演:导演:德尔伯特 曼 (Delbert Mann)语言:英语 / 德语 地区: 美国 编剧:Erich Maria Remarque / 保罗 莫纳什 (Paul Monash)类型:战争上映时间:1979-11-14别名:Im Westen nicht Neues用户标签:战争,美国,军事,人性,美国电影,1979,名著改编,文学改编片长:imdb编号:tt0078753本片改编自德国作家雷马克的同名小说,围绕一名在一战中的普通德国士兵保罗·鲍曼(理查德·托马斯 Richard Thomas饰),作为整个西线残酷战争中的小小缩影。战争的残酷性和毁灭性使他的英雄主义彻底破灭。保罗从迷恋战争到目睹战争后的心灰意冷,他才意识到战争的恐怖及其对人性的摧残。尾声,死一般沉寂的前线出现了鸟鸣,保罗循声而找。突然一句战地报告打破了这短暂的宁静与和谐,影片在“西部前线一切平静”中结束。 本部由美国导演德尔伯特·曼于1979年翻拍的电视版本《西线无战事》,在当年电视艾美奖上获得多项提名,并荣获金球奖最佳电视电影。1930年拍摄的版本已成为反战题材的经典之作,本作虽在艺术创新性上不如旧作,但导演仍以沉重的笔触和纯熟的手法,道尽战争的荒谬无情。《新西线无战事》下载观后评论:震撼,第一次接触这部片子,这篇作品是五六年级《读者》上的影评。虽然是又一次翻拍,但是仍然满足了我一直以来的期待。正如雷马克在前言所说的那样,即使侥幸地从战争中幸存下来,这一代人也被毁灭了。没有任何的具体批判语言,这只是再展示个故事罢了,且是许多人的真相。活不下去的人丢掉了一切除了眼泪,活下去的人也茫然无措地审视着自己的命运与未来。影片剪辑我很喜欢,并不混乱的插叙,一帧帧镜头的切换,不断叠加的对比。最后的结尾,保罗画鸟时镜头戛然而止,这次不再是老师的打断了,而是叫嚣的呼啸而来的子弹,而当天电报,Im Westen nicht Neues。果然,个人的热烈鲜活的生命,一代人的熠熠闪光的青春,在战争面前也只是不值一提的炮灰罢了。我看的资源字幕和音轨都有问题,真是醉了。有点想吐槽。战争有时是某个人发起的,有的是某个民族发起的,最后只是把锅扔给某个人而已。我深信战争背后有更深层的矛盾,就好比落后就会挨打,不需要用某个罪魁祸首来掩饰。而且电影里吐槽十个新兵只有一个能活下来,因为他们缺乏正确的培训。曾经我在招行做电话销售时,就算给予完备培训,淘汰率也差不多十个留一个。上线实战不行就是不行,再怎么培训也没用。反战电影只是提出问题,从来不解决问题。指责比建设容易的多。最后,单纯就电影论电影,这部电影有点冗长。我不想杀害你,是你跳进这里来,于事无求。换了你会怎么做?我想…我想我们早就应该这样…像这样…面对面地…我看到了你的步枪,你的刺刀,手榴弹,如果把这些全扔掉,也许…我们可以成为兄弟,但是有些人不想让我们这样,对吧?他们不想让我们知道,我们都有母亲,父亲,都一样,出生及死亡,一样,痛苦都一样。原谅我,请你…原谅我,我的好兄弟。我会给你的家,写信的。是的,是的,我会写的。(杰连德·杜尔,印刷工,我杀死了杰连德·杜尔,一个印刷工)经典的反战类影片。剧本选择了战争日记中,没有战事发生的一天,可就在这一天,几位曾经青春昂扬,充满朝气年轻人,却在西线因被流弹击中而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影片并没有着力刻画战争的残酷,反倒记录了几位年轻人从学生到战士的转变过程,其中不乏笑料和温情,可与结尾的对比起来,则更加凸显了战争的荒谬与无情。演员挑得很合适,难得这么好的后期改编版本,回家那段真是催命。但要是Kat不死,保罗就总还有活着的安慰和希望吧,这个一路护着他走过来、父兄一般的老兵,所以Kat必须死,让他们都回去一起过战后生活就没教育意义了。比较30原初版同年的几部一战题材,都是要摧毁不能失去之人以完成对主角的精神摧毁。本片虽然是翻拍自同名小说,又有1930年版的珠玉在前,不过在个别细节上做的改动还是蛮不错的,比方说把在训练营中的生活放在了影片的中段,让开头惨烈的战争场面在一开始就能感染到观影者的情绪,把高潮和沉闷结合张弛有度,提高了本片的观赏性,还有让主人公的形象更加突出,对其他的配角作了一定弱化文本经典。单保罗回家这段:几次被递烟,拿着酒杯指点江山的人,在课堂上鼓动学生上战场的人;被死去战友的母亲指责为什么没死;那封写好又撕掉的信的内容…这些帮凶形象后来都频繁出现在很多电影中。79年美国拍一战德国视角的片子,对照现实中的越战。德军讲英语似乎也多了某种意义。结尾画鸟点睛。这部是翻拍,但已经很令人震惊了:战争会毁掉一个人,即使你幸存下来,你的人性也会土崩瓦解。原著是一战后一个德国人写的反战小说。可惜大部分德国人没有吸取教训,他们如同里面的老一辈,没有上过战场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残酷却渴望战争带来的荣耀,所以把这本书丢进了废纸篓,整装待发踏入二战这个版本的西线无战事相比老版的更细腻一些,尤其是人物心理的刻画,开始有些桥段采用倒叙插叙,但却将故事情节叙述的足够清晰!再者是一些剧情演绎方面与老版不同,比如最后的结局,老版是保罗出战壕伸手抓蝴蝶,新版是保罗看到树梢上有白鸽,动笔画画……但是相同的是保罗还是被kill?156分钟的版本。刚看完钢琴家,那部是二战中德国人怎么伤害犹太人。而这部却是一战怎么伤害德国人。“一个人若有幸从战争中逃脱,也会被战争摧毁。”战争中哪一方都是失败者。枯骨成就帝王,人的天性就是如此吧。片子没有主角光环,轰隆隆的炸弹声从头响到尾,寂静祥和的夜晚不得安眠。二战的影片和剧集看得比较多,一战的很少,可能是年代久远,技术有限吧,战争场面没法拍得逼真震撼,而且我看的版本是英文配音,看演员口型好像也是说的英文,始终觉得德国兵说英文有点怪怪的,但是这些都不妨碍这片成为一部好片,的确,好的战争片都是反战的7.0 可以确定的是所有的战争类型片都是反战类型,若我对战争的快感大于杀戮残酷,那我德良心变硬了。不断的插叙、回忆是文本上快速的比较,缺失正面白刃而是己方的情绪表达来渲染国内对于士气的疑问。最后首尾呼应,西欧已经没有地方可以平安的画画。把影片开始教师的那几段话中的德国和德国人名改成中国和中国人名,就是国产战争片的常用台词。战前军训的桥段,是后来我看过的港片和其它军事题材的老祖宗。真是经典!那才是1930年啊!可惜几年后,以国家的名义,二战又来了。比30版好看[收起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