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 名 索尔之子/天堂无门(港)◎片 名 Saul fia◎年 代 2015◎国 家 匈牙利◎类 别 剧情/战争/惊悚◎语 言 匈牙利语/意第绪语/德语/波兰语/希腊语/法语◎字 幕 中英双字幕◎上映日期 2015-05-15(戛纳电影节)/2015-06-11(匈牙利)◎IMDb评分 7.9/10 from 10,790 users◎豆瓣评分 7.6/10 from 2,791 users◎视频尺寸 1280 x 720◎文件大小 1CD 1.16G◎片 长 107分钟◎导 演 拉[展开全部]
◎译 名 索尔之子/天堂无门(港)◎片 名 Saul fia◎年 代 2015◎国 家 匈牙利◎类 别 剧情/战争/惊悚◎语 言 匈牙利语/意第绪语/德语/波兰语/希腊语/法语◎字 幕 中英双字幕◎上映日期 2015-05-15(戛纳电影节)/2015-06-11(匈牙利)◎IMDb评分 7.9/10 from 10,790 users◎豆瓣评分 7.6/10 from 2,791 users◎视频尺寸 1280 x 720◎文件大小 1CD 1.16G◎片 长 107分钟◎导 演 拉斯洛·奈迈施 Laszlo Nemes◎主 演 格扎·罗里格 Géza R�0�2hrig Levente Molnár Urs Rechn Jerzy Walczak Gerg�0�2 Farkas Balázs Farkas Sándor Zsótér Marcin Czarnik Levente Orbán Kamil Dobrowolski ◎简 介 本片的故事发生在1944年二战期间的纳粹集中营,一个焚烧尸体的男子在“工作”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儿子的尸体,于是情况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花絮 .影片被2015年柏林电影节拒之门外。导演证实了这一点:“这是真的,他们不想让我们进竞赛单元。我原本以为因为刚好是解放奥斯维辛70周年,这部电影去柏林会很合适,但事与愿违……” .在被柏林主竞赛单元拒绝之后,尽管能在非竞赛单元放映,但主创还是决定放弃柏林。这个决定很英明,影片最终在戛纳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首映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导演表示,由依莱姆·克里莫夫执导的经典影片《过来瞧瞧》(1985)是影片最大的灵感来源之一。 .影片中奥斯威辛-伯肯诺纳粹集中营(Auschwitz-Birkenau,位于波兰)是由场景设计师在布达佩斯附件一所旧仓库中重建的。据说,一座前苏联30年代的军事基地也被用作场景。 .影片中尸体被抛弃在波兰的维斯杜拉(Vistula)或者索拉(Sola)两条河,实际上是在布达佩斯附近的多瑙河拍摄的。 .影片代表匈牙利申报2016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并且最终获奖。 .影片采用了1.33:1画面比例,而非流行的宽屏比例。导演表示:“我们当时很犹豫。最终选择1.33:1是因为,我们不想在背景上透露太多的信息。” .影片中主人公“索尔”是虚构的人物。但片中对集中营的描写参考了Schlomo Venezia、Filip Müller、Miklos Nyiszli等真实幸存者的回忆录。 .200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凯尔泰斯·伊姆雷赞美了这部电影。他是一名匈牙利犹太人,1944年被纳粹投入奥斯维辛集中营,1945年获得解救。 .影片开头字幕解释了Sonderkommando(特遣队),其成员本身也是被关进集中营的犹太人,纳粹为了维持这个屠杀工厂的运行,选出年轻力壮的犹太人作为帮工处理尸体。主人公索尔也是属于这样的组织。 .影片时长107分钟,包含了85个镜头,所有镜头的长度都不足四分钟。 .影片在28天内拍摄完成。所有外景都是用自然光拍摄。 .影片的后期声效处理花费了五个月的时间。后期录制了8种语言的背景人声。声效的负责人Tamás Zányi表示,影片中的声音非常丰富,与视觉上被故意限制的局限形成对照。 .影片的主角格扎·罗里格本职是一名诗人,生活在纽约布鲁克林,本片是他出演的第一部正式影片。 .导演拉斯洛·杰莱斯是罗里格的朋友,灵机一动邀请他试镜,当时试的是一个配角角色,最终却发现罗里格是饰演索尔的完美人选。 .本片是拉斯洛·杰莱斯的导演处女作。他在巴黎长大。最初他把本片的主角设计为法国人,当时来自法国、以色列、德国和奥地利的投资人都认为影片的想法过于冒险而拒绝投资这部影片。 .影片的总预算为150万欧元,,其中70%来自匈牙利电影基金会(Hungarian Film Fund),25%来自匈牙利ZF的退税,还有5%来自位于纽约的犹太人幸存者组织Claims Conference。 .在匈牙利,大约有10万人去影院观看了这部影片,是该国观众人次最多的独立电影。 .影片关于集中营的背景资料部分来自于Miklos Nyiszli所著的《来自地狱的纳粹报告:奥斯维辛犹太医生纪述》这本回忆录,他曾经是Sonderkommando(特遣队)中的一名医生。 .乔治·迪迪-于贝尔曼,法国著名哲学家、艺术史学家,看完影片后给导演杰莱斯寄去了25页的表扬信。信中写到“你的电影,是一个怪兽。一个我们所需要的、明白无误、造福人类和天真无邪的怪兽。” .杰莱斯曾担任匈牙利导演贝拉·塔尔的助理,05年在《来自伦敦的男人》筹备期间,他读到了《The Scrolls of Auschwitz》这本收录数位“先遣队”成员回忆的书,脑海中形成了《索尔之子》的雏形。 .罗马尼亚作家、198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埃利·威塞尔(Elie Wiesel)表扬了本片。他也曾是被关押在集中营的犹太人。 .Dario Gabbai,最后一位曾经在集中营里担任Sonderkommandos的目前在世的犹太人,在观看了本片之后表达了赞扬。他自从1951年之后一直居住在美国加州洛杉矶。 .在剧本最初版本中,索尔试图埋葬的尸体正是他本人的儿子,但是在改写中,这一点变得越来越模糊。而支持将尸体的身份变得可疑想法的人之一,就是索尔的扮演者格扎·罗里格。 ◎获奖情况 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 (2016)最佳外语片 第68届戛纳电影节 (2015)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 拉斯洛·奈迈施主竞赛单元 评审团大奖 拉斯洛·奈迈施金摄影机奖(导演处女作奖)(提名) 拉斯洛·奈迈施 第73届金球奖 (2016)电影类 最佳外语片 第41届法国凯撒电影奖 (2016)最佳外语片(提名) 第68届美国导演工会奖 (2016)最佳新人导演奖(提名) 拉斯洛·奈迈施 第30届美国摄影协会奖 (2016)聚光灯奖 第81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2015)最佳处女作 第87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 (2015)最佳外语片 第21届美国评论家选择电影奖 (2016)最佳外语片 第31届美国独立精神奖 (2016)最佳国际电影(提名) 拉斯洛·奈迈施 第20届金卫星奖 (2016)电影部门 最佳外语片 第14届华盛顿影评人协会奖 (2015)最佳外语片 第41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 (2015)最佳外语片 第28届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 (2015)最佳外语片 ◎影片截图《索尔之子预告片》《索尔之子》下载观后评论:浅焦除了氛围刻画以外,更多也是在考量道德的距离,毕竟如何在镜头里呈现那些苦难的身体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在镜头下,那些被侮辱和被伤害的人很容易彻底成为被窥视的客体和景观符号。但倘若浅焦是为了保持审慎的反思,又为何用长跟拍和摇晃塑造浓烈的主观视角?这种两难境地对这部电影而言并没有产生张力。更何况浅焦在保持距离的同时本身就是一个过滤,那些被忽视模糊的背景和被突出的主体都是导演经过思考后选择出来的,这种选择下做出的第一视角我也持保留意见。另外,在尼斯利的报告中毒气室里活下来的不是小男孩,而是小女孩,这个细节改动不知道是为了什么。至于索尔为何反常又执着,我更认同于贝尔曼在《走出黑暗》里的分析:像一个标准的临终之人的手势(geste),叙事力量和残酷性是因为融合了传统寓言故事和现代道德幻灭的痛苦7分,首先,我个人是绝对不喜欢这部电影的,能给七分最主要的原因是本片导演的个人风格实在是非常凸显,这让本片避免成为了一部庸俗的电影,其次本片的结局实在是拍的不错,所以可以给7分。但是本片的个人风格虽然很突出,却是非常有利有弊的,好的地方在于本片的代入感要比其他电影更强一些,这种只聚焦主演的拍法也让本片的悲剧色彩更浓并且真实性更佳,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就是观影体验真的不能算好,而且这种拍摄风格过于弱化环境的做法让观众观影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莫名其妙的感觉,看着看着也会觉得本片很乏味,而且本片的拍摄手法注定本片是要弱化剧本的,所以整体看下来我觉得这种风格并不是我喜欢的电影风格。男主角罗赫里格的表演非常不错,这种拍摄风格相当考研主角的演技,感觉男主角完成的还不错200709 【B】宏大战争的无名角落,仿佛窥见奥斯维辛的昏暗无边,每一分钟都显得格外漫长,一个告别的过程。虚焦的背景与受限的视觉空间,以及时不时会出现的长镜头运动专注于单个视觉主体的能动,某种意义上导演已是放弃展现剧情的可能,以风格化的角度切入历史,一方面营造的感觉是之于历史背景下毫不作为的还原,另一方面却是依靠视听语言渲染死亡窒息的氛围,以此期待能够将观看者带入人物的视角亲身经历进而达成共情,最终在一次次情感的冲击中模糊边界后,已很难分清究竟是创作手法的刻意,还是历史的黑暗血腥令人感到逼仄的不适。而我个人还是认为不论是历史悲剧下的情感或是创作形式的加工对于电影本身而言两者皆是不可忽略的。7.5/10 第68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这是一部处女作电影,在视听上却成熟得让人不敢相信。纳粹集中营里的小视角故事,用手持近景跟拍、运动长镜头,远景虚焦,复古窄画幅,逼仄空间、局促画面,营造出极致压抑和焦躁不安的氛围感。影片个人风格强烈,镜头语言独特,嘈杂环境音、枪炮声以及压低声音的窃窃私语充斥着整个听觉神经。淡化场面,主观视角,客观叙事,观影者旁观感受。整部电影的剧情脉络并不复杂,只不过是东西方观众在感悟与体会上多少有些不同。倒是本片在欧美国家的闪光完全可以理解,那种感同身受在某一群人心中必定是绽放的。全程都是浅焦、手持第三人称越肩跟拍的一部电影。很明显,作者根本就没有想在集中营里建立一个共同体的想法,因此一边是谋划的出逃,一边是执拗的安葬,而后者在地狱中的意义几乎等同于甚至超越了前者。所以结尾处生龙活虎的孩子暗示了安葬的“完成”,几乎是一个好结局。为了对浅焦摄影造成的信息量缺失进行弥补,此片在声音上的建设可谓下了很大功夫,但与此同时占了画面几乎一半的主人公和极少的景别转换又让这部本来信息量不大的电影并不具有太多的指向性。有的仅仅是观众和主角一起所经历的迷茫和惶惑。在这个意义上这部电影几乎是超越了场面调度理论的。现在只能靠所谓的“个性”来创作好电影了吗?我不否认通过窄画幅 短焦 长镜头以及主观视角的宏观效果 但用几乎所有时间把主角一张脸放进画面里各种方向怼着硬拍也能叫做有风格?明明可以很有代入感的画面 男主一个脑袋瓜子全挡住了 你告诉我这让你切身感受到了集中营的惨绝?对不起我感受不到 这种刁钻的手法 作为处女作 也难免太过于特立独行些 可能这种敢于挑战传统试听的电影已经逐渐成为各大奖的最爱了吧 而且男主塑造的太过于自私 整篇故事的线索“儿子”也没有很好的穿插引用起来 给三星的原因 宏观制作手法 故事立意 以及结局丧葬虽然是一种人文关怀的体现,但是纳粹集中营里,我真不认为这种冒险的人文关怀是合乎时宜的。死者固然为大,但无论怎么说都是生者更重要。集中营里哪天不死人?为什么这个孩子就要受到特别优待?对数百甚至上千条人命都麻木漠视了,却唯独对其中一条生命青眼有加,有点不合逻辑也不合那个处境中人的心态吧?说到底,这是一部小资小清新的作品,她们很喜欢从抽象的原则或爱出发,却无视历史情境,只不过为了那颗圣母心的自我满足。这种影片能够获奖,从侧面真实反映了西方人的道德情操正在日益走向伪善:抽象的价值比活生生的人更重要一意孤行的索尔,假构的儿子,虚假的拉比,不切实际的起义,未可知晓的逃离,绝望的现实…他总是被各种人来回推拽,在焚烧炉的火焰和堆积如山不分彼此的骨灰里,他看不到希望苦苦追寻葬礼的仪式,侍死如侍生,不仅是因为尊严和信仰,而是期待转世与新生摄影和剪辑很有意思,仅屈指可数的几个构图放开的中景和全景镜头,其一为面对男童的遗体索尔下跪的背影,一为看到男童好奇张望探出的身影而痴痴的微笑还有将蒙太奇的现实意义用到了极致的剪辑,每一个都有可以琢磨的含义,可我不会去想了——电影手法虽有意思,但也过于压抑和无聊幽灵与反幽灵性:在模糊的背景里浮现的面孔的难言性,(索尔之“子”的尸体是镜头中我们唯一看见过脸的尸体);如同索尔之“子”的面孔被从幽灵中解救出来,索尔的面孔也在这拯救的行动中不断的被镜头强调;这并非宗教信仰问题——驱使索尔的是一种写作的冲动,记录的冲动,与同伴用照相机和笔记录下大屠杀的冲动一样。但照相机所拍下的,可能只是一片“雾蒙蒙”的无名地狱,而索尔失败的仪式所呼唤的,是幽灵中清晰的面孔,无名中的名字。这两种记录,哪一种更真实呢?本来没想打这么高的分,因为看完觉得,前半部分很真实,很残忍,后半部分过于理想化,集中营里的人都是自私的,怎么会有这么偏执的人和这么好的囚友。看完长评区一篇影评后发现还是没能彻底理解集中营里的犹太人的想法,正是因为里面的日子让自己麻木,所以他才会这么不在乎其他活着的特遣队员的死活,也不在乎自己的死活,只为了死前可以做一件救赎灵魂的事情。所以,才有大批胜利后被解放的犹太人在之后几十年纷纷自杀的现象,他们其实恨透了自己,厌恶极了自己。跟随一个没机会充分理解的偏执动机,后脑勺上的近焦沉浸视角,基本就是游戏一般的地狱360沉浸式体验了,虽然集中营环境都在虚焦,但反倒是看过最有临场感和压抑氛围的集中营题材的片子。虽然不是《1917》式一镜到底,但因为时间的连续性所以有相似的体验,现在想想在地狱无头苍蝇的偏执,真的是已放弃所有生的执念的虚无,就像看透了宿命,转而去追求诗意,所以大屏幕上因为镜头太近的晃动眩晕压抑感,一切都变得合理,看完有一种做完噩梦好在醒来的幸福。蹂躏人性的法西斯秩序,反抗者坚决的眼神只是为了避免成为排队掉入火坑的死猪,从存在于人体内的地狱里传来的哀嚎声中,男孩尸体的出现被索尔焦虑地看作是种解脱方式,也获得了高尚的行动力去牵动命脉影响整个故事情节,但讽刺的是唯一诉诸人性的体面死法要遭受更多非议和挫折,为了死者牺牲生者固然是错误的理念,但奥斯维辛所有人都已经死了,临终前见到金发男孩像是一次回光返照。最终拉比死在集中营,这里没有可以做祷告的地方。独特的跟拍、特写、虚焦拍摄方式,最大程度地还原了置身于集中营之中的真实感受,甚至超过了纪录片的真实感,刚开始看时觉得画面像截掉了背景,主角占画面的90%,有一种很强的压迫感,背景中的人物似看见似看不见,但尖叫和哭喊确实那么真实,就像在恍恍惚惚中进入了人间地狱,也很好的还原了主角如行尸走肉般的恍惚状态,非常独特的观影体验,在影院看的话可能会更有沉浸感,会更恐怖,但除了拍摄手法外,故事本身不是很喜欢[收起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