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水月在手》记录了中国古典诗词大师叶嘉莹(1924-)传奇的人生。她一生历经战乱、政治迫害、海外飘零,晚年回归改革开放的中国,持续创作、传承教学,重系文革中断的古典诗词命脉。影片交织了叶嘉莹个人生命和千年中国古典诗词,表现她在诗词长河中寻求存在的意义轨迹。《杜甫〈秋兴〉八首集说》为叶嘉莹最重要的研究代表作,〈秋兴〉八首描绘中国盛唐兴衰,本片借此隐喻叶先生经历的动荡岁月,并邀请音乐家佐藤聪明以〈秋兴〉八首为本,结合雅乐及现代乐,创作电影音乐,为杜甫诗歌带来新的生命。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 最佳纪录片[展开全部]
《掬水月在手》记录了中国古典诗词大师叶嘉莹(1924-)传奇的人生。她一生历经战乱、政治迫害、海外飘零,晚年回归改革开放的中国,持续创作、传承教学,重系文革中断的古典诗词命脉。影片交织了叶嘉莹个人生命和千年中国古典诗词,表现她在诗词长河中寻求存在的意义轨迹。《杜甫〈秋兴〉八首集说》为叶嘉莹最重要的研究代表作,〈秋兴〉八首描绘中国盛唐兴衰,本片借此隐喻叶先生经历的动荡岁月,并邀请音乐家佐藤聪明以〈秋兴〉八首为本,结合雅乐及现代乐,创作电影音乐,为杜甫诗歌带来新的生命。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 最佳纪录片(提名)陈传兴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片《掬水月在手》下载观后评论:星是单纯给纪录片电影,不是给先生的,这点先要说明。配乐不喜欢,整体叙事的结构不喜欢,很散很没有紧凑度,这不是律诗的风格。哪怕是散文还讲究个形散而神不散,所以尽管是带着了解的目的看完整个2小时不到的纪录片,但是还是觉得很辛苦。很抱歉,这么晚才认识叶先生,这也大概和我后来不再从实体书寻找精神寄托有关,昨天因为感动中国关于叶先生的生平才起了好奇心,要知道我爱上文学也是从幼小读诗开始的,还因此特地为我6岁女儿买了先生的《给孩子的古诗词》,希望我女儿能喜欢阅读和古诗,目前她会背的还只有4首,还有一个学期就开始小学了,我希望能增加到8首以上。叶先生的一生不应该局限在这部纪录片里,纪录片也就记下了叶先生一些吟咏的声音,这大概也是唯一可以称道的了。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大概是对她这专注于诗最好的注解了。前半段真的没感觉也不好看,心里想着幸亏没去电影院看,否则肯定撑不下去,到了中段就觉得进入状态了。叶先生的感情生活不好,但身上还有天真之气,对老师父亲有一种很深的感情。可能算是情感上的弥补。后半段真的发现好多人都受到叶先生的影响,片中还记录了叶先生的研究过程,这个研究过程也是个人境界的提升,先是李商隐,韦庄,杜甫,然后是王国维,从个体到系统,再进一步发展,到最后提出的弱德之美。最后一个老太的采访真的是打动人心,就是评价叶先生无法形容,淡而化之的那种淡,连然都没法加会显得俗气。谈着谈着就是眼睛包含着泪水最终一曲倚栏处,此恨谁知:我跟马森讲 我说 叶嘉莹怎么受得了她的女儿 这一下子 女儿女婿一下子走他就讲 他说我们在亚洲中心看见她了她过几天上班了看见我们眼圈一红 就过去了所以 我觉得她对于我们生命里边这些不能说她是不敏感 而是她把它平淡化了我觉得人生最难就是你能够把自己退到一个位置而用这相同的态度去接受这个是最难了对 轻而化之怎么化 一个人所以叶嘉莹真是所以我就很幸福认识她可是我们从来没有close得不得了什么最多打个电话你在哪 我在哪 就这样子大家彼此都知道现在还活着因为她也那么大年纪了就互相问问身体怎么样我就可以讲 去年中风了~~~ 遥天如有蓝鲸在,好送余音入远波人生最难就是你能够把自己退到一个位置,而用相同的态度去接受“我说遥天如有蓝鲸在……蓝鲸可以隔洋传语,我留下的这一点海上的遗音,也许将来有一个人,会听到,会感动,现在的人都不接受也没有关系,反正我就是留下来,我就是这样。”知己自古难求,就如一朵鲜花从不奢望两个春天。叶先生从不求得众声喧哗的认可,她只孑然一身向梦想的方向奋力飞翔并不是很喜欢此片,但尊敬叶嘉莹先生借助此片对叶先生的生平有了一定了解,听闻叶先生的名字是在大学古代文学课上。如果以第三者的旁观视角审视自己人生的苦难与动荡,会获得抽离出来后的宁静与平和吧。叙事能力是硬伤,其实不用这样花里胡哨,由远及近地缓缓道出她经历过的岁月本身就有厚重感了,这样跳脱的碎片剪辑,随意穿插的采访片段,让不甚了解叶先生的人就算不是一头雾水也只能看到一些浮于表面的东西。我发现我很难感动,或者说很难让自己的情绪一下悲伤到到落泪。单看影视作品或者听到别人的故事会觉得不够完整,我虽然很愿意倾听很容易共情但就是感动不起来。看完掬水月在手是从内到外的一种平和,每个人都在和自己做战斗,悲壮孤独苦难困顿,如果一定要用悲剧的调子定义人生会不够成熟,叶先生很好的平衡了人生,也在各种复杂的情绪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我总觉得古诗词的美好是平易近人的,所以蓬头稚子也可以朗朗吟诵,失意之人也可以凭窗抄写。很赞同叶先生所说的,千百年后,当我们吟诵诗词,心领神会之时,诗人也在那一刻复活了(大意)。遗憾的是这部片不怎么平易近人。纪录片本身3星。但我有个好友看过后觉得对诗词多了很多兴趣,为此,可再多一星。最初认识叶嘉莹先生是她的吟诵,对她本人的了解并不多。这部电影上映的时候很想去电影院观看,后来因为排片少时间对不上,就错过了。今天满怀期待的看,很认真,结果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空镜太多,配乐出戏,对先生的解读也不是我想看的。总之,作为一部人物传记纪录片,我不太满意。四星给叶先生。叶嘉莹女士的经历和成就值得被更深层次的挖掘,让人去看到弯曲波折的历史,充沛扎实的努力,丰盈深厚的学识,甚至未曾倾吐的内心,而不是这样表面的表达。诗词和独创都没能和纪录片文本结合起来,那些空境美则美已,但是挺难懂的,还有音乐。“叶嘉莹是一个非常精彩的人”,这部纪录片不是。从超星选修课《中华诗词之美》认识的叶嘉莹先生,由衷佩服这些真正的知识分子坦荡真挚的一生。此纪录片我期望颇高,但并没有达到我的期望。一没有把简介说清楚,二没有把叶嘉莹先生的吟诵和对诗词的贡献交代清楚。大量的空镜加上叶先生的诗词,节奏慢,缺少明确逻辑,有些玄学。很美很美的叶先生,如此博学的贵族气质朋友口中的她或许真是一笑淡之,平淡对待喜怒哀乐,但是她的苦“此恨谁知?”这就是大家风范里面的空镜头特别有意境,淡淡的写意镜头,似有岁月流逝,静好匆匆的沧桑感。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最后好友的评价很好,大意是说叶先生不被快乐和伤害这些东西所牵引影响到自己,她退到这些以后来平和地接纳它们??读诗品诗写诗,是风雅的先生;独立、坚韧、沉心于喜欢的事情,是女性的榜样。一个君子、诗人、词人、中国最后一个穿裙子的士。她对生活的多舛举重若轻,轻而化之。家学渊源和对学习的严苛让作品流芳,坚持吟诵的传承。育人天下。不可描述的古诗词意境取名“弱德之美”。[收起部分]